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全国少工委”(ID:qgsgwbgs)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“未来网”(ID:lovek618)、“健康中国”(ID:jkzg-nhfpc),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当大家将关注点聚焦于成人抑郁症时,也别忽略了孩子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(以下简称“浙大儿院”)的重症监护病房每年都会接收多名因为心理问题而伤害身体的患儿,有的患儿甚至会第二次、第三次被收治。还有一些患儿虽然经全力救治脱离生命危险,但脑功能已经受损,智力和语言功能都受到影响。
浙大儿院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杨子浩说:“我们尽最大努力治好了孩子的身体,但如果孩子的心理疾病没有治好,类似的伤害还是难以避免。”
浙大儿院心理科副主任高维佳表示,儿童青少年抑郁根据其程度不同,可分轻度抑郁情绪、抑郁状态、抑郁症3种。遗憾的是,很多儿童初次来到浙大儿院心理科就诊时,症状就已经很严重了。
“家长主动带孩子来就诊的一般来讲是比较严重的,这时孩子有了明显表现,比如突然说‘不想活了’,或者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。家长一看都很紧张,于是带孩子来看心理科。”高维佳说。
高维佳进一步分析指出,情绪低落、厌学等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特征,很多时候,家长很难区分孩子是想逃避学习还是情绪真的出了问题,所以往往拖到孩子症状比较明显时,才会察觉。
此外,不少儿童虽然已经得病,但情绪看上去并不低落,反而非常活跃,表现为好斗、易激惹、情绪化、易发脾气、爱哭等,老师和家长也很难察觉。而且,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往往不够清晰和准确,容易导致病情被忽视。对于一些青春期的孩子,家长容易把异常表现视为青春期正常表现,也容易耽误诊断和治疗。
因为情绪问题容易被忽略,所以来到浙大儿院心理科就诊的孩子通常是因为躯体不适。这些躯体不适可以表现为浑身不舒服,有的孩子常常说自己头晕头痛、腹痛,甚至胸闷心慌、呼吸困难;有的孩子肚子疼、哭闹,不得不请假就医或回家休息;有个别孩子还会出现尿床。经过临床专业检查,排除这些孩子的躯体疾病问题后,在其他专科医生建议下,他们才来到心理科就诊。
为什么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诉,而不是情绪消极?高维佳表示,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像成人那么典型,孩子自我表达受限,加上家长容易对孩子身体不适更重视,孩子表达躯体不适更容易被带到医院诊治。
如何早期识别孩子得了抑郁症?高维佳总结说,儿童青少年抑郁在早期有三大识别信号:一、反复出现的疲劳感;二、查无实据的多种躯体不适;三、性格改变。
具体而言,青少年期抑郁症通常有以下临床表现:生理层面,出现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、食欲差、体重减轻、失眠、乏力;情绪层面,出现心情差、易怒、担心、恐慌;认知层面,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罪恶感;行为层面,出现哭泣、攻击行为、逃课、说谎、酗酒、吸毒、自残、自杀等,且这些症状在半个月内持续出现。
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成员彼此间的良性互动。高维佳表示,抑郁症的产生,实质上也是家庭关系问题在儿童青少年身上的病症表达。
预防孩子得抑郁症,父母需加强对孩子的陪伴。和谐的亲子关系十分重要,尤其是要加强对0-6岁孩子的陪伴。父母还应克制自己控制孩子的欲望,给予孩子更多的主动权和自我探索空间。除此之外,父母应当建立边界意识,保证孩子的温饱后,提供情感支持;家庭成员间应该学着互相发现优点,多夸奖、多赞美,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。
高维佳还提示,父母应留意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工作、社会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,有没有一不小心把在家庭中属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作为情绪垃圾桶,“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,更不要拿孩子撒气”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
孩子抑郁的原因
儿童抑郁除了生物学遗传因素,主要原因还包括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、同伴关系、学业压力三个方面。而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,是儿童能否应对后面两个问题的核心因素。
很多抑郁的儿童都来自一个不完整的家庭,有的是父母离异,有的是隔代养育的留守儿童,有的儿童虽在父母身边,但父母关系却很糟糕,家里充满了愤怒、攻击和冲突,孩子就会把产生问题的原因归咎于自身。还有一些自身存在情绪问题的父母,在不知不觉中,把抑郁、悲伤、愤怒传递给了孩子。
有些看上去美满的家庭,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强势的、严苛的。父母主宰了孩子的一切,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。在门诊曾遇到过一个孩子,他在整个童年都没有看过动画片,父母只让他看纪录片;孩子不能听流行音乐,只能听古典音乐……在这种控制的“爱”中成长起来的孩子,经常会感到窒息而抑郁。“唯成绩论”、“唯分数论”,让孩子体验不到真正被爱的感觉。
儿童主要的人际关系问题除了亲子关系,就是同伴关系。一个孩子缺乏爱的滋养,那么他在同伴关系中,往往会显得自卑、孤独,容易被边缘化,更严重的情况是可能被霸凌。这些都会进一步加深孩子的创伤,让他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,包括儿童,都曾经历过一些重大的、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。孩子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,于是心里便产生了阴影。
警惕儿童求救信号
孩子出现了以下行为,需要警惕:
1.突然变得少言寡语,不愿与人交往
2.经常焦虑不安、烦躁、担心、恐惧
3.情绪不稳,易冲动
4.容易生气、产生敌意或发脾气
5.无兴趣或总不愉快
6.生活懒散、不愿上学
7.注意力不集中
8.睡不着或睡不好
9.学习成绩下降
从躯体症状来看,抑郁常常伴随睡眠障碍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。也有食欲突然增加、体重增长很快的情况,这往往与抑郁引发的暴饮暴食有关。还有些孩子会出现非器质性的头痛头晕、肚子痛、胸闷等症状,甚至出现一些心因性的幻觉,比如,总是听见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。
抑郁的其他表现还包括攻击行为,可能是对外攻击,比如对父母和学校规则的违抗,与同学之间的冲突;也可能是对自身的攻击,比如自伤、自残甚至有自杀企图。一些年幼的儿童可能会表现为退行和过度依恋,之前学会的技能突然不会了,行为出现不符合年龄的幼稚化,对妈妈或其他重要客体过度依赖等。
帮助孩子走出抑郁
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不可小觑,孩子们通常都会把父母当作自己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情绪稳定同样也会让孩子的情绪稳定;在每一天和孩子相处过程中,家长们也要及时觉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及思维变化,用理性的方式去引导,带着温度去感受,认真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,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倍增,从而安心学习,快乐成长。
传递积极向上的心态。很多父母一切为了孩子,不顾自己的需要,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,只会拼命付出。这样的父母容易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抱负强加给孩子,把辛苦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愤怒转移给孩子,由此也激发出孩子的内疚自责或反叛攻击。所以,父母要先学会照顾好自己,去拥有自己的快乐和人生。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一方面,清晰的边界能让孩子学会分离、独立和成长;另一方面,有自己生活的父母也会把这种生活哲学传递给孩子。
做好“容器”角色。抑郁的孩子通常是拒绝沟通的,或者以攻击的方式表达情绪,这样做容易激起父母愤怒的情绪。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,很多负面情绪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,当孩子拒绝沟通时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要尊重孩子当下的需要,同时又打开沟通的渠道。如果孩子开始讲述自己的情绪,不要急着打断和说教。真诚倾听就好,静静地陪伴或简单地拥抱,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。
当保护者和支持者。对于被霸凌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抑郁的孩子,父母要当孩子坚实的后盾,做孩子的保护者和支持者。除了从情感上理解和支持孩子,从现实层面也要为孩子讨回应有的公道。这对孩子以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影响重大。除此之外,如果抑郁程度严重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,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寻求专业帮助,同时帮助孩子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,做好康复计划。
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
是孩子永远的依靠
有时,一个拥抱、一句鼓励
就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!
标签: